虽说任何商业活动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但如果与合作方的缘分不够,没有所谓的惺惺相惜、“情投意合”,再赚钱、再有意义的项目也未必会达到一拍即合、一击即中的效果。下面就一起看看葡萄酒行业内都有哪些奇妙的缘分与结晶。
1. 活灵魂(Almaviva):罗斯柴尔德男爵家族(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和塔格莱•爱德华•吉利萨斯蒂(Eduardo Guilisasti Tagle)先生的缘分结晶
活灵魂酒庄(Almaviva Winery)位于智利迈坡谷(Maipo Valley)葡萄酒产区,1997年由法国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与智利产量第一的干露酒庄(Concha y Toro)合作建立(上图即塔格莱•爱德华•吉利萨斯蒂与罗斯柴尔德女男爵签署协议的现场)。
“Almaviva”的意思为“活灵魂”,据说,智利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水土,是酿造葡萄酒的天堂,但酿出的酒却无法摆脱“廉价”的标签,干露酒庄决心打破这一怪论。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智利葡萄酒的质量没有问题,缺少的就是那画龙点睛般的灵魂。于是,干露酒庄邀请了红葡萄酒界独一无二的“灵魂人物”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来智利一起共同酿造举世闻名的好酒,于是双方很快便达成一致,创建了活灵魂酒庄。
活灵魂酒诞生之后掀起了购买的热潮,《葡萄酒观察者》对2001年的活灵魂也打出了95分的高分。活灵魂被誉为“智利酒王”,由波尔多经典的葡萄品种混酿而成,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主。可以说,活灵魂是两种文化巧妙的相遇:智利提供土壤、气候及葡萄园,而法国贡献出酿酒技术和传统,最终酿造出异常雅致和复杂的葡萄酒。
2. 桑雅(Sena):爱德华多•查德威克(Eduardo Chadwick)与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的缘分结晶
桑雅酒庄是由智利伊拉苏酒庄(Vina Errazuriz)庄主爱德华多•查德威克(Eduardo Chadwick)与美国葡萄酒之父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两人合作而打造的顶级梦幻酒庄。1985年,罗伯特•蒙大维第一次前往智利寻找酿酒之地时,认为智利是一个拥有无限酿制绝佳葡萄酒潜力的地方,因此在6年后与伊拉苏酒庄庄主爱德华多•查德威克分享彼此对葡萄酒热忱及酿酒哲学之后决定合作,并于1995年创建了桑雅酒庄。“Sena”在西班牙 文的意思就叫做“签名(Signature)”,这个名称代表了两个家族共同的自我风格和经验气质,在酒标上,更可以看到两个酒庄庄主的签名。
关于伊拉苏酒庄庄主爱德华多•查德威克,有一件事不得不提。2004年,爱德华多•查德威克产生了举办一次技术研讨会的想法,以使欧洲顶级评论家对智利的独特风土条件有所了解,并将智利葡萄酒与世界上最传统的产酒区——波尔多(Bordeaux)和托斯卡纳(Tuscany)出产的葡萄酒进行面对面比较。基于对桑雅等葡萄酒的信心,查德威克在柏林安排了一次盲品活动,让欧洲著名产酒区质量最佳的葡萄酒在平等的条件下与他的葡萄酒做一番对比较量。令所有人大为吃惊的是,爱德华多的葡萄酒分别高居第一和第二位,名列于所有久负盛名的其他酒款之上,充分展示了智利葡萄酒的世界一流地位。
3. 作品一号(Opus One):罗斯柴尔德男爵家族和罗伯特·蒙达维的缘分结晶
看到前面两则事实,也许你会很纳闷儿,木桐酒庄与蒙大维酒庄的庄主为何都跑到智利寻找真爱去了。其实,早在1979年,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和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就已经结合在一起,创建了作品一号酒庄(Opus One Winery)。(明白了吗?前面两个也分别是他们的作品,只不过不是“一号”。)
1981年,第一届纳帕谷(Napa Valley)葡萄酒拍卖会上,作品一号酒庄出产的单箱葡萄酒卖到了24,000美元,创造了加州葡萄酒的最高价。1982年,罗伯特•蒙大维和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开始设计酒标,他们一致同意选用源自拉丁文的词作为该酒庄的名称,这样无论说英语还是法语的人都能看得懂。之后,菲利普男爵选用在音乐上表示作曲家第一首杰作的“Opus”作为酒庄名,两天后他又增加了一个词,将其改为现在的酒庄名“作品一号”。(文/大宝)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网络)